GIS地圖與故事繪製工作坊
壹、活動宗旨
地圖本身就是一種語言,能傳達空間資訊,而 GIS(地理資訊系統)結合資料庫的使用,針對各種空間資料提供查詢與分析的功能,開拓了地圖的利用性。透過這些資料堆疊,可以看見社區的古今對照、文化或生態的主題地圖,甚至呈現地方的環境保育、交通運輸等問題,以在地社區的觀點整合多元的知識。
本次工作坊邀請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專案經理張智傑先生以及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協同研究人員林靖修老師,介紹 GIS 的概念及發展應用,並協助學員習得故事地圖平台操作技術以及主題地圖的編制輸出。
本次工作坊由國立台東專科學校,更邀集東大師生及地方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就教師而言,可提升運用數位工具的教學知能,將故事地圖融入課程,除了以走讀活動帶領學生腳踏土地, 學習地方知識之外,更引導學生開展空間視野,將所學予以視覺化呈現;就地方文史工作者而言, 能夠以社區為主體,建立社區 GIS 整合平台,協助社區發掘、紀錄、彙整並建置地方知識的相關空間資訊。
最後,透過本次工作坊,東專、東大與地方文史工作者進行跨校跨域交流,尋求合作的機會, 未來或可藉由社區 GIS 和故事地圖的平台,協力推動地方永續性的發展。
貳、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
合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參、研習活動時間及地點
研習日期:107年09月15-16日
研習地點:國立台東專科學校行政圖資大樓四樓電腦教室(二)
肆、活動報名
已額滿
伍、研習活動議程
【第一天課程】
0830-0850 報到
0850-0900 致歡迎詞並互相介紹
0900-0950 翻轉地圖_具備空間視野與地方知識之社區 GIS
0950-1040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故事地圖協作平台功能介紹與應用案例
1040-1050 中場休息
1050-1220 故事地圖協作平台實做
1220-1320 午餐
1320-1420 GIS 基本概念
1420-1520 QGIS 軟體介紹
1520-1530 中場休息
1530-1630 開放地理資料介紹-開放資料(Open ata)-WMS、WMTS 地圖服務
1630-1730 基本 QGIS 功能實做
【第二天 課程】
0800-0830 報到
0830-0930 地理資料轉換處理-地理編碼(Geocoding,地址對位)-資料表連結(Table Join)-由空間連結屬性(Spatial Join)
0930-1030 田野資料的處理與連結-地理定位利器(GPS、APP)-文獻 GIS 化
1030-1040 中場休息
1040-1210 主題地圖編制與輸出
1210-1330 午餐
1330-1630 主題地圖實做與成果分享
*以上議程為暫定資訊,主辦單位保有調整議程之權利